97狠狠操_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桃色_五月婷婷俺也去_台湾佬中文娱乐22vvvv_日本天堂在线观看_欧美精品在线观看免费

 
當前位置 : 首頁 > 資訊中心 > 時政要聞
 

資訊中心


瞭望·治國理政紀事丨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

  ◇2020年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大同云岡石窟考察時強調,云岡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好云岡石窟,不僅具有中國意義,而且具有世界意義。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要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發展旅游要以保護為前提,不能過度商業化,讓旅游成為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要深入挖掘云岡石窟蘊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內涵,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當前云岡石窟的保護工作已由搶救性保護,逐步向預防性保護、研究性保護轉型。保護工作進入新階段,但風化、滲水等老問題還在,現在基本搞清楚了病害原因,正在做治理研究。隨著氣候變化、游客激增等新問題的出現,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有了更高要求,為此加強了監測力度,逐步構建更為完善的石窟保護監測體系。

  ◇目前,云岡石窟已建成涵蓋石窟本體、洞窟微環境等7個方向的立體監測網絡:天空中,遙感衛星與無人機巡航;地面上,區域氣象、環境監測體系緊密協同;洞窟內,實時追蹤微環境與文物病害變化;地下,推動礦界退讓,筑牢安全防線。

  ◇面對不斷升溫的文旅熱潮,必須始終把文物保護放在第一位,避免流量裹挾下的無序開發,同時主動作為,根據不同群體需求,科學引導游客,既保障好文物安全,又提高游客游覽的體驗感和舒適度。

  ◇2020年以來,山西匯集各方力量全力推進云岡學學科建設,成立山西大學云岡學研究院、北京大學—山西大學云岡學研究中心和山西大同大學云岡學學院、云岡生態文化研究院等機構,積極構建云岡學研究高地和學科群。


  “鑿石開山,因巖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目新眺。”這是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描繪的云岡石窟壯景。

  歷經1500余載,巍峨的云岡石窟依然風華絕倫,靜靜佇立在山西大同西郊的武周山南麓。這部刻在石頭上的史書,向世界講述著中華文明的璀璨與傳承、開放與包容。

  2020年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大同云岡石窟考察時強調,云岡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好云岡石窟,不僅具有中國意義,而且具有世界意義。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要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發展旅游要以保護為前提,不能過度商業化,讓旅游成為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要深入挖掘云岡石窟蘊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內涵,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20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堅持保護第一,運用先進科學技術提高保護水平。2021年11月,國家文物局印發《“十四五”石窟寺保護利用專項規劃》,提出在云岡石窟等重要石窟寺開展一批具有重大影響和示范效應的綜合性文物保護工程。

  近年來,山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保護第一、傳承優先的理念,出臺《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的實施意見》,升格組建云岡研究院并與國家文物局簽署共建協議,加強云岡學學科建設,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旅深度融合與文物活化利用,在云岡石窟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等方面不斷取得新成效。

  如云流變,如岡持守。如今的云岡石窟,成為一張承載歷史之深沉的文化名片,一座贏得全世界贊譽的國之瑰寶。

  工作人員在云岡石窟五華洞進行數據采集(資料照片)詹彥攝/本刊

由搶救性保護向預防性研究性保護轉型

  歷經千年風雨洗禮,危巖體、水患、風化曾是云岡石窟面對的三大病害。其中,危巖體搶險加固,是云岡石窟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

  “洞窟出現43處斷裂懸空的危巖體,其中最大一處危巖重量超過50噸。”云岡研究院文化遺產保護與監測中心副主任閆宏彬回憶起他與團隊搶險加固第3洞窟時的場景,仍不免心驚。包括五華洞保護工程在內的13項國家級重點保護工程,有效解決了困擾云岡千年的危巖體問題。

  “當前云岡石窟的保護工作已由搶救性保護,逐步向預防性保護、研究性保護轉型。”云岡研究院院長杭侃說,保護工作進入新階段,但風化、滲水等老問題還在,現在基本搞清楚了病害原因,正在做治理研究。隨著氣候變化、游客激增等新問題的出現,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有了更高要求,為此云岡加強了監測力度,逐步構建更為完善的石窟保護監測體系。

  ——加強基礎研究、筑牢法治防線,構建預防性保護體系。“伴隨氣候和人流變化,洞窟里的凝結水、微生物環境會如何變化,對石窟本體可能帶來哪些影響?”杭侃說,解決這些問題,首先是加強基礎研究,為科學保護提供理論支撐。

  2021年初,在國家文物局的指導下,山西省在原有云岡石窟研究院的基礎上,升格組建云岡研究院。2023年5月,國家文物局和山西省政府簽署共建云岡研究院的戰略協議,云岡石窟的保護研究管理機構建設全面加強,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持續加大。在加強與北京大學、上海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科研機構合作的同時,云岡研究院先后建成物理力學、物相分析、化學分析等文物保護實驗室,針對石窟病害機理、保存環境、防治技術等方面開展了20余項課題研究,為石窟科學保護提供了技術支撐。

  與此同時,山西還加強云岡石窟文物安全監管,成立云岡景區派出所、云岡文物保護公益訴訟室、云岡文物保護法庭,一定程度上減少周邊礦山、觀光飛機、光伏等外部因素對云岡石窟的影響,筑牢文物保護的法治防線。

  在加強基礎研究、筑牢法治防線的基礎上,云岡石窟預防性保養工作穩步推進。2015年以來,云岡研究院相繼保養了29個主要洞窟及101個附窟,累計治理各類病害1萬余處,保養總面積達10514.38平方米,積累了豐富經驗,在此過程中編制發布兩項地方標準《石窟寺病害與圖示》《石窟寺預防性保養技術規范》,構建起一套科學完備的預防性保護體系。

  ——立體監測、科技賦能,讓石窟保護更加科學有效。走進云岡研究院文化遺產監測中心,大屏上溫濕度、巖體變形等數據實時跳動,宛如為石窟搭建起“體檢中心”,讓人們能夠提前洞察病害端倪,將風險消滅于萌芽狀態。

  目前,云岡石窟已建成涵蓋石窟本體、洞窟微環境等7個方向的立體監測網絡:天空中,遙感衛星與無人機巡航;地面上,區域氣象、環境監測體系緊密協同;洞窟內,實時追蹤微環境與文物病害變化;地下,推動礦界退讓,筑牢安全防線。

  “過去檢查石窟靠工作人員用手敲一敲、摸一摸,不僅準確率低,還可能不小心傷到石窟。現在用超聲波測試儀和地質雷達等技術設備,不接觸石窟,就能發現藏在巖體里面的空鼓、裂縫。”閆宏彬說,不斷涌現的新技術、新材料為石窟保駕護航。比如,基于頻域反射技術的含水率監測儀,專門用來測量巖石內部的含水率;基于X射線衍射技術的成分分析儀,能檢測出巖石里都有哪些礦物,含量是多少,還能分辨出鹽分的種類。

  人工智能也在石窟保護中大顯身手。工作人員用AI算法分析佛像的姿態、服飾、表情、比例等特征,對造像的時代特征和工匠傳統有了新的認識;在分析石窟風化情況時,把老照片和新照片交給人工智能處理,就能計算出石雕的風化速度……

  ——塑形鑄魂、活化應用,文物數字化保護初顯成效。“風化堪稱石窟癌癥,石窟的數字化采集是一項與時間賽跑的工作。”云岡研究院數字化保護中心主任寧波說,以第9、10窟的列柱為例,石窟表面1平方米投影面積下,每年有10立方厘米巖石因自然風化消失。對現存的文物信息進行采集和保存,重要而迫切。

  云岡石窟數字化工作起步于2003年。2020年,云岡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教授團隊合作對云岡第13窟進行數字化信息采集,攻克了國內大型單體高浮雕石窟寺的整體洞窟高精度三維建模技術難題,以最高0.03毫米的數字采集精確度再現了完整的石窟形制、精美逼真的造像,連石窟歷經千余年風化的痕跡都清晰可見,為全面開展“數字云岡”工程起到了技術支撐作用。2021年建成的“數字云岡”先進計算中心,擁有每秒234萬億次的計算能力,是國內文博系統首家基于文物數字資源的先進運算與數據存儲中心。目前云岡80%洞窟的數字化采集工作已完成,預計到2030年全部完成。

  “之前想達到0.03毫米這樣的精度,只能打開看局部,李德仁院士團隊解決了這個技術難題,可以把洞窟組裝在一起整體呈現。”寧波說,去年山西省頒發的首張數據知識產權登記證書“落戶”云岡石窟,以云岡研究院為登記主體的“云岡石窟第13窟石窟本體三維模型數據集”率先完成數據登記。

  目前,云岡研究院正與中國工程院院士、莫干山地信實驗室主任陳軍教授團隊合作,選擇體量較小但有特色的第38窟作為試點,開展“實景三維·云岡示范工程”,構建文物知識數據,更好地服務文物保護、研究和活化利用工作。

  “這項技術相當于把石窟解構,打通了數據的多業態應用場景,這樣的文物數字化既重視塑形,更重視鑄魂,將對石窟的保護、研究和應用起到推動作用。”寧波說。

  工作人員在進行云岡石窟數字化信息采集(2025年4月16日攝)詹彥攝/本刊

  工作人員在數字云岡先進計算中心查看設備運行情況(資料照片)詹彥攝/本刊

  文物修復師正在修復石窟表面 云岡研究院供圖

  讓古老的文化遺產活起來

  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20世紀50年代,畫家周令釗、羅工柳負責第二套人民幣的美術設計時,參考過云岡石窟圖案;劉開渠、曾竹韶等9位雕塑家,為創作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作準備時,也曾赴云岡石窟考察。

  “作為特殊的戰略資源,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在于我們選擇把哪些東西、什么樣的價值體系帶進未來。”杭侃認為,讓古老的文化遺產活起來,工作在前臺,也在后臺。

  ——深入開掘云岡石窟的文化價值和藝術特征。近日,山西省藝術基金“云岡舞人才培養”項目在云岡石窟景區曇曜廣場舉行專題展演,學員們時而化身曼妙飛天,長袖舒展;時而演繹雄健力士,舞步沉穩;時而又模仿頑皮童子,天真嬉戲,讓石雕上靜默無言的樂舞動感十足,鮮活靈動的舞蹈觸動了眾多游客。

  “云岡石窟舞蹈伎樂天的動感、神韻構成了它獨有的時代印跡和美學特征。”山西大同大學云岡文化生態研究院副院長、舞蹈系主任李莉說,深入挖掘文化遺產中蘊含的文化內涵,加強文物活化利用,能讓人們從中汲取滋養,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

  作為佛教傳入中國后皇家首次主持開鑿的石窟工程,云岡石窟處處展現著文明碰撞的印記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結晶:早期造像的“犍陀羅風格”帶著印歐人外貌特征,中期則融合印度笈多風格與漢地審美;愛奧尼亞柱、波斯獸形柱與中原斗拱、飛檐共處一窟,正如宿白先生在《中國石窟寺研究》中指出的,云岡是“勿問西東”的兼容典范。

  近年來,云岡研究院編輯整理《云岡石窟全集》《云岡石窟藝術全集》《云岡石窟志》,系統揭示北魏時期多民族文化交融密碼。

  ——用更生動鮮活的方式讓云岡石窟走進大眾。7月上旬,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云岡研究院指導的“探彌·云岡:超沉浸數字光影+XR大空間展覽”在云岡石窟啟幕。這是全球首個系統性轉化云岡數字資產的多媒體數字藝術展覽,觀眾可在虛擬世界中“1秒穿越1500年”,親歷千年石窟藝術的開鑿場景。

  “我們一直在探索如何讓云岡石窟成為一本‘活’的歷史書,使游客能真切觸摸到。”云岡研究院文旅融合發展中心文博副研究員文莉莉說,借助數字化手段,3D打印的云岡石窟大佛已落戶青島、北京,可組裝的第12窟“音樂窟”已在浙江、上海、廣東、河南等地巡展,數字化云岡石窟變得可觸摸、可移動、可親近。

  開展研學教育也是云岡石窟走進社會大眾的重要方式。云岡石窟推出文物保護、石窟藝術等7個主題研學課程,與全國100余家研學機構建立合作關系,開展各類研學活動600余場,接待了10余個省份上萬名學員,被教育部列為中小學生校外研學基地,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云岡文化藝術的影響力、吸引力。

  ——針對不同群體推出差異化精準服務。去年云岡石窟共接待游客444萬人次,同比增長四成多。

  面對不斷升溫的文旅熱潮,杭侃表示,必須始終把文物保護放在第一位,避免流量裹挾下的無序開發,同時主動作為,根據不同群體需求,科學引導游客,既保障好文物安全,又提高游客游覽的體驗感和舒適度。

  為解決人流集中可能對石窟造成的不利影響,云岡石窟附近建成了云岡博物館、云岡美術館、云岡皮影館、云岡院史館等文化場館,進一步挖掘云岡文化內涵的同時,有效緩解洞窟參觀壓力。

  根據對近年游客群體的數據分析發現,年輕游客、女性游客占比最大,文博研學、城市漫步等旅游形式受到歡迎。為此,去年云岡石窟景區進一步升級基礎服務設施,擴大檢票區域面積、增加檢票口數量、優化檢票閘機驗證功能;接待窗口由原來的2個增至6個,增加講解員人數,增添《云岡石窟》《小石匠》等中英文繪本種類,免費發放《云岡石窟生物作用》等科普手冊,不斷滿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在云岡石窟39窟,石質文物保護中心工作室工作人員對石窟進行維護保養(資料照片)詹彥攝/本刊

積極促進文明交流互鑒

  作為公元5世紀民族融合和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豐碑,對云岡石窟的多學科交叉研究,對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有重要意義。經過近五年發展,云岡學在基礎研究、人才培養、文化交流等方面邁出堅實步伐,取得一些階段性成果。

  ——不斷夯實云岡學基礎研究,搭建資源和信息平臺。云岡研究院聯合北京、上海等地知名高校和山西大學、山西大同大學以及省文物局所屬科研團隊,開展云岡石窟和北魏平城考古等基礎研究項目,先后出版了《云岡石窟山頂佛教寺院遺址發掘報告》《云岡石窟窟前遺址發掘報告》,前者被評為“2021年度全國文化遺產優秀圖書”。

  據統計,云岡研究院5年來發表論文192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19篇;成功申報科研課題58項,其中國家及國家部委課題6項;陸續出版《云岡石窟全集》等近十部學術專著。

  山西大學則圍繞“云岡石窟”“民族融合”“平城歷史地理”等重大議題開展研究。2021年杭侃教授作為首席專家的“山西古代造像碑所見民族交融史料的整理與研究”獲批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專項學術團隊項目;2021年向晉衛教授承擔國家社科基金委托重大項目“大同地區碑銘所見民族融合歷史研究”;2022年武夏副教授申報的“云岡模式影響下山西石窟寺及摩崖造像的考古調查與研究”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目前,云岡學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山西省文化遺產保護院士科技創新中心、石質文物保護與研究山西省文物局科研基地、石窟寺保護與傳承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和博士后創新工作站均已落戶云岡研究院,構建起涵蓋云岡石窟文物保護基礎研究、關鍵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科技資源共享服務的創新體系。

  ——加強云岡學學科體系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方式。2020年以來,山西匯集各方力量全力推進云岡學學科建設,成立山西大學云岡學研究院、北京大學—山西大學云岡學研究中心和山西大同大學云岡學學院、云岡生態文化研究院等機構,積極構建云岡學研究高地和學科群。目前山西大同大學、山西大學已形成云岡學本、碩、博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山西大同大學成立云岡學學院和云岡文化生態研究院,構建了以云岡文化為核心的特色課程體系。在研究生和本科生相關專業開設“云岡學概論”“云岡石窟研究史”“中國雕塑與石窟寺”“云岡舞蹈藝術賞析與實踐”等突出云岡學特色的專業選修課程和公共選修課程。

  山西大學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方式。2020年山西大學云岡學研究院暨北京大學—山西大學云岡學研究中心正式在山西大學揭牌成立;當年12月,在考古學一級學科下自主設置“云岡學”目錄外二級學科,開展研究生培養工作。截至2025年5月底,山西大學聯合北京大學以“雙校雙導師”的培養模式,已培養35名云岡學博士研究生。

  為加快石窟寺保護和文化挖掘領域急需人才的培養,在教育部、國家文物局和山西省人民政府的共同推動下,2023年9月,山西大學與蘭州大學、四川大學、浙江大學、鄭州大學等高校聯建,協同敦煌研究院、云岡研究院、龍門研究院、大足石刻研究院和新疆克孜爾石窟研究所等石窟研究機構建立了中國石窟文化聯合研究生院。圍繞“石窟資源保護利用”和“文化挖掘”兩個維度,學校在保障考古學學科招生計劃的基礎上,將專項計劃分解拓展至歷史學、藝術學、科學技術史、生物學、環境科學等,開展跨學科聯合培養。

  這一新型人才培養體制最大的特點是跨領域“三導師制”,即“1個招生學科的主導師+1個考古學科的副導師+1個石窟研究機構的行業導師”,推動學科交叉。同時,建立完善5所聯建高校研究生同上一門課的“共同課”機制,集中國內石窟領域知名專家為專項計劃研究生授課,充分發揮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優勢。

  山西大學副校長郝平介紹說,2023年起,教育部就以石窟專項博、碩士計劃的形式對“聯研院”建設給予支持,實現了“聯研院”掛牌與招生的“同步落地”,山西省則將“聯研院”建設納入山西省高等教育“百億工程”揭榜掛帥項目進行高位推動。

  ——搭建多元交流平臺,擴大云岡文化影響力。近年來,云岡研究院在國內多地推出“云岡百年復興展”“云岡石窟藝術特展”“云岡歷史與藝術專題展覽”等52場云岡精品系列展覽,不斷擴大云岡石窟的知名度與美譽度。“我們在哪里辦展,哪里的游客就會相應增加,展覽的宣傳效果還是很明顯。”杭侃說。

  例如,云岡研究院在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辦的展覽“芥子納須彌——云岡石窟藝術特展”自去年12月7日開幕以來,每天都有數千人次參觀,至3月底累計參觀人次已突破百萬,彰顯了云岡藝術對島內觀眾的吸引力。

  石窟為媒,促進文明交流互鑒。云岡研究院與柬埔寨吳哥窟管理總局合作舉辦了“共通與永恒”線上學術研討會,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巴基斯坦考古隊、比利時魯汶大學工學院、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在云岡石窟考古、保護、研究等領域廣泛開展了合作交流。云岡文化還通過實物、數字化、圖片等方式,走向世界,不斷擴大云岡學國際影響力。

  與此同時,云岡石窟景區接待發展中國家議會代表團、拉美中國國際商會代表團、國際媒體和智庫人士聯合考察團、中美青年交流團、西班牙杜甫中華文化學校等國外團隊,進一步促進雙方友好往來及文化交流。

  山西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作為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山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增強對歷史文物的敬畏之心、珍愛之心、責任之心,著力提升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不斷完善文物保護機制,全面推進文化遺產活化利用,切實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記者?趙東輝?梁曉飛?王學濤)

  (《瞭望》2025年第30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本人片无码免费2020 | 九九热久久久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 九九热精彩视频 |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不卡手机免费 | 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不卡黑寡妇 | 国产免费久久 | 依人香蕉 | 麻豆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 香蕉视频禁18 | 天天草夜夜草 | 短裙公车被直接进入被c视频在线 | 久久久久久亚洲视频 | 亚洲网友自拍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 红桃影院在线观看 | 俺去啦久久草在线视频 | 少妇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最大成人网4388xx |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视频软件 | 俄罗斯18hd| 销魂美女一区二区 | 欧洲毛片视频 | 在线视频亚洲 | 欧美黄色专区 | 日韩有码在线播放 | 波多野结衣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 好大好硬好深好爽gif动态图 | 久久激情av | 日本熟妇中文字幕三级 | 大色妞av| 日韩a中文字幕 | 99久久精品国产系列 | 银魂thefinal | 希岛爱理av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免费视频中文乱码 | 色五月丁香五月综合五月 | 久久精品伊人一区二区三区 | 91桃色免费视频 | 97香蕉超级碰碰碰久久兔费 | 日韩欧美国产片 |